close
肌膚屬性 凝膠潔顏 有機備長炭胸膜【近思軒好書推薦】《真實的快樂》“Authentic Happiness”
作者:Martin E. P. Seligman著
譯者:洪蘭
出版社:遠流
出版日期:2003年08月05日
「正向心理學(positive psychology)成為二十一世紀的顯學,原因在於現代人越來越不快樂,外在環境越來越差。」對抗挫折,已成為全球最熱的議題。西元二○○○年,「正向心理學」被首度提出,它顛覆學界長期研究負面病徵的傳統,點出「正面思考」對人們幸福扮演的關鍵角色。
過去心理學只注重在病態心理或變態行為上,很少正向的去看一個正常人的行為。多少年來我們都是把正常行為視為是理所當然,把社會資源和注意力放在變態病態上,忽略生命的快樂和意義。Seligman是第一個打破傳統,站出來大聲疾呼心理學應該重視快樂、健康的情緒,不應該投下全部的精力到研究心理疾病上。畢竟預防勝於治療,假如我們能使人們過得很快樂,心理很健康,就不必去治療憂鬱症或其他心理疾病了。心理學家開始問:我們如何能夠快樂?我們如何能夠有意義的過一生?
一、快樂的構成要素
什麼是快樂?塞利格曼強調記憶的重要性與代表性,快樂並不等於經驗中片刻喜怒哀樂的加加減減,而是具有更深刻的本質。塞利格曼在《真實的快樂》一書中指出,快樂是由三項要素構成:樂趣(引人開懷的生活經驗)、參與(對親友、工作、愛情與嗜好的深層投入)、意義(發揮個人長處,為超乎個人的目標努力)。三項要素之中,自然以享樂最為膚淺短暫,參與和意義方能持之以恆。
二、快樂可以控制嗎?
我們能不能控制、調整自己的快樂?每個人的快樂程度都有一個先天的「恆定點」(set point),無論生活的順逆起落如何動盪變化,人們總是會設法調整心境,重回這個恆定點。在生命曾經墜落谷底的人們身上,最能見出這種驚人的自我調適能力。人們可以藉由後天的努力,改變先天人格特質的快樂水平。改變的關鍵就在於塞利格曼揭櫫的快樂三要素:樂趣、參與和意義。我們可以積極發掘生活的樂趣、深化對周遭人與事的參與、致力於讓生活更具意義。後兩者尤其重要,實際作法包括常懷感恩之心、無私助人為善、答謝曾經幫助自己的人等等。
三、提升快樂的作法
塞利格曼並強調,知性的優點長處(好奇心、學習能力等)對快樂助益不大,涉及人際關係的優點長處如慷慨、幽默、感恩、熱忱等,才是快樂的最佳來源。由此可見正向心理學的基本觀念之一:快樂主要還是得在人際關係中尋求,而關鍵在於「付出」二字。「付出」會讓生活更有意義,讓你在別人的生活中產生重要性,而你本身也因此找到方向感。
四、如何提升正向情緒
Seligman在《真實的快樂》一書,定義「快樂的公式」是:
H(維持快樂的長度)=S(快樂與否的範圍廣度)+V(你自己可以控制的因素)+C(你的生活環境)
1.快樂的長度:區分為「暫時性」的快樂及「持久性」的快樂。暫時性的快樂可由美食、喜劇、一束花來達到。而持久性的快樂則主要受到「遺傳」的影響,而這種遺傳特質是可以改變的。
2.快樂的範圍廣度:心理學家認為我們天生就有一個快樂的恆定點,就像溫度計一樣。如果發生快樂的事時,即使我們情緒上揚,它也會盡忠職守把我們的快樂拉回平常的設定。同樣的,如果有不幸的事故發生,這個溫度計也會把你從低潮拉出,回到原先設定的地方。好比說我們以為中樂透的人會比一般人快樂,然而根據研究指出,三個月內那些中樂透的得主,對於快樂的感受和一般人差不了多少。反過來說,我們會覺得車禍,罹患癌症的病患一定不快樂,但事實上那些遇到重大病故的人們,和一般人的快樂感受沒有太大的差別,絕大部份的人復原的相當好,甚至有很大一部份的人覺得他們的生活因此變得更好。
3.生活環境:金錢、婚姻、社交生活、負面情緒、年齡、健康、教育、氣候種族和性別、宗教等等,都是可能影響你快樂與否的因素。而有點值得注意的是是,研究發現錢越多並不一定會越快樂,如果國民生產毛額超過每人八千美元之後,增加財富不能再增加生活的滿意度。經濟學家解釋,財富具有「遞減的邊際效應」。這個好聽說法的意思是:餓、冷病、累、怕、對人不利,可是一但用錢脫離了這些負擔,其他的錢就是一堆越來越沒用的紙。
4.自己可控制的因素:前面能改善的有限,書上提到,最能夠改變的就是這一部份。對過去滿意與否,是否能夠感恩及寬恕,對當下是否反足,對未來是否樂觀等。因為一個沮喪的人滿腦子都是過去不愉快的回憶,對未來的絕望,或是對自己能力的懷疑,學習如何去反駁這些悲觀的解釋可使人脫離沮喪,而感恩及寬恕可以放大好處,解除壞事對自己的影響,甚至將壞的記憶轉變成好的。
作者:Martin E. P. Seligman著
譯者:洪蘭
出版社:遠流
出版日期:2003年08月05日
「正向心理學(positive psychology)成為二十一世紀的顯學,原因在於現代人越來越不快樂,外在環境越來越差。」對抗挫折,已成為全球最熱的議題。西元二○○○年,「正向心理學」被首度提出,它顛覆學界長期研究負面病徵的傳統,點出「正面思考」對人們幸福扮演的關鍵角色。
過去心理學只注重在病態心理或變態行為上,很少正向的去看一個正常人的行為。多少年來我們都是把正常行為視為是理所當然,把社會資源和注意力放在變態病態上,忽略生命的快樂和意義。Seligman是第一個打破傳統,站出來大聲疾呼心理學應該重視快樂、健康的情緒,不應該投下全部的精力到研究心理疾病上。畢竟預防勝於治療,假如我們能使人們過得很快樂,心理很健康,就不必去治療憂鬱症或其他心理疾病了。心理學家開始問:我們如何能夠快樂?我們如何能夠有意義的過一生?
一、快樂的構成要素
什麼是快樂?塞利格曼強調記憶的重要性與代表性,快樂並不等於經驗中片刻喜怒哀樂的加加減減,而是具有更深刻的本質。塞利格曼在《真實的快樂》一書中指出,快樂是由三項要素構成:樂趣(引人開懷的生活經驗)、參與(對親友、工作、愛情與嗜好的深層投入)、意義(發揮個人長處,為超乎個人的目標努力)。三項要素之中,自然以享樂最為膚淺短暫,參與和意義方能持之以恆。
二、快樂可以控制嗎?
我們能不能控制、調整自己的快樂?每個人的快樂程度都有一個先天的「恆定點」(set point),無論生活的順逆起落如何動盪變化,人們總是會設法調整心境,重回這個恆定點。在生命曾經墜落谷底的人們身上,最能見出這種驚人的自我調適能力。人們可以藉由後天的努力,改變先天人格特質的快樂水平。改變的關鍵就在於塞利格曼揭櫫的快樂三要素:樂趣、參與和意義。我們可以積極發掘生活的樂趣、深化對周遭人與事的參與、致力於讓生活更具意義。後兩者尤其重要,實際作法包括常懷感恩之心、無私助人為善、答謝曾經幫助自己的人等等。
三、提升快樂的作法
塞利格曼並強調,知性的優點長處(好奇心、學習能力等)對快樂助益不大,涉及人際關係的優點長處如慷慨、幽默、感恩、熱忱等,才是快樂的最佳來源。由此可見正向心理學的基本觀念之一:快樂主要還是得在人際關係中尋求,而關鍵在於「付出」二字。「付出」會讓生活更有意義,讓你在別人的生活中產生重要性,而你本身也因此找到方向感。
四、如何提升正向情緒
Seligman在《真實的快樂》一書,定義「快樂的公式」是:
H(維持快樂的長度)=S(快樂與否的範圍廣度)+V(你自己可以控制的因素)+C(你的生活環境)
1.快樂的長度:區分為「暫時性」的快樂及「持久性」的快樂。暫時性的快樂可由美食、喜劇、一束花來達到。而持久性的快樂則主要受到「遺傳」的影響,而這種遺傳特質是可以改變的。
2.快樂的範圍廣度:心理學家認為我們天生就有一個快樂的恆定點,就像溫度計一樣。如果發生快樂的事時,即使我們情緒上揚,它也會盡忠職守把我們的快樂拉回平常的設定。同樣的,如果有不幸的事故發生,這個溫度計也會把你從低潮拉出,回到原先設定的地方。好比說我們以為中樂透的人會比一般人快樂,然而根據研究指出,三個月內那些中樂透的得主,對於快樂的感受和一般人差不了多少。反過來說,我們會覺得車禍,罹患癌症的病患一定不快樂,但事實上那些遇到重大病故的人們,和一般人的快樂感受沒有太大的差別,絕大部份的人復原的相當好,甚至有很大一部份的人覺得他們的生活因此變得更好。
3.生活環境:金錢、婚姻、社交生活、負面情緒、年齡、健康、教育、氣候種族和性別、宗教等等,都是可能影響你快樂與否的因素。而有點值得注意的是是,研究發現錢越多並不一定會越快樂,如果國民生產毛額超過每人八千美元之後,增加財富不能再增加生活的滿意度。經濟學家解釋,財富具有「遞減的邊際效應」。這個好聽說法的意思是:餓、冷病、累、怕、對人不利,可是一但用錢脫離了這些負擔,其他的錢就是一堆越來越沒用的紙。
4.自己可控制的因素:前面能改善的有限,書上提到,最能夠改變的就是這一部份。對過去滿意與否,是否能夠感恩及寬恕,對當下是否反足,對未來是否樂觀等。因為一個沮喪的人滿腦子都是過去不愉快的回憶,對未來的絕望,或是對自己能力的懷疑,學習如何去反駁這些悲觀的解釋可使人脫離沮喪,而感恩及寬恕可以放大好處,解除壞事對自己的影響,甚至將壞的記憶轉變成好的。
回應